Sometimes we dance alone, afterwards…

記得很久以前,父親說找老婆,要找個愛你多過比你愛他的,那時候不懂,後來才發現,原來不要說找個愛你多於你愛他的,要找個愛你的人也很難。或許父親的幸運就是有母親作伴,而我亦像母親,為愛情付出總是不計回報。

說來是這樣,我總覺得自己重情義像母親,但固執像和決斷像父親。從來是以為看透生離死別,別人卻不知道我內心有多難受,哪怕多一點相聚後建立感情,要分別時也是百般滋味。小時候親戚常說我像楊家三小姐,有段時間外表像女生,性格也是,愛哭愛倒蛋,愛漂亮又多愁善感。我有時倒羨慕二家姐,總覺得她比我堅強得多。然而到後來你會發現,若不是家父的嚴厲,大概我不能一個人生活。那時候不懂,只覺得父親的管教太凶,人越大就越明白,想兒女獨立,就是該讓他們自己往外闖,受傷也好,跌倒也好,爬起來就是。

所以我怕寂寞,最後習慣了和寂寞作伴;越怕分別,越要勇敢切斷;怕失去,就先去學會失去才擁,哪怕到最後只剩下自己,也要繼續努力,因為要學會感恩,也要學會有能力自然會有伙伴。

說來只是一股傻勁熱血,但我們這一代看《龍珠》、《足球小將》和《聖鬥士星矢》長大的孩子,總相信做好自己就會吸引到朋友相隨,即是昭和年代的少年漫畫的公式:努力、熱血、夢想、友情和勝利。

但大概我早知道是,「我」並不是你們想像般堅強。那窗外的風景依然提醒著我,我只是沒有勇再往前走多半步。我甚至脆弱到曾經在生日許下願望,希望自己不要太過長命,走得乾脆就好。

人生無常,也苦短,所以要及時行樂,珍惜每一次相聚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有沒有下一次。朋友說我這想法很消極,我倒認為我是積極的一方。

若不是這樣想,你不會努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,做事沒有我爽快,也不會盡量去見多些想見的人。前人說過,為何書本要借,因為你知道要還,有了限期,才會有動力完成一件事。我將這信念貫切至今已十多年,或許最大遺憾是不能和相愛的人相聚多些時間。

離題萬象,只是有感而發,引發的,是近來的轉變。

家人移民了,好些朋友也離開了,有喜歡的藝人走了,我看得開,卻也是有情緒。環境在變,離不開,留下也不能無所事事,要決心要再往前走,結果是放棄了一些計劃,離開了一些合作的伙伴,也放棄了一份算是這段時間支撐著我生活的工作。

這個月確實做了不少決定,掙扎了一段時間,最後還是想再挑戰一下自己。確實要說離開不易,老闆對我不錯,同事也待我不薄,縱然共事時間不多,但久違的被照顧,這感覺還是暖心的。衷心感謝各位的關照,言不及義,期待來日江湖再聚。

聚散有時,只有感激和祝福。

再走下去,大概我不希望是孤獨一人。就如妹子所說,sometimes we dance alone之後,值得期待美好的事情會發生。

嗯⋯⋯就期待一下吧。

SHY取自本名簡寫,射手座,80後,香港出生,現居英國。INFJ-T人,不善與人交往,過度理想主義者。信耶穌,熱刺球迷,喜好甚多但能力太少。
文章已創建 498

相關文章

開始在上面輸入您的搜索詞,然後按回車進行搜索。按ESC取消。

返回頂部